我是不是中暑了 ?! 夏天多喝水、保持涼爽抗暑熱

是否覺得每年夏天有愈來愈熱的跡象?根據中央氣象局氣候年報顯示,2020年全台整體而言持續高溫,全年均溫攝氏24.6度,打破歷年紀錄。不只台灣,全球都面臨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在未來平均溫度將持續上升,因此和「熱」有關的疾病發生率也會增加。過去1年多以來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之下,大家口罩都戴著緊緊的,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跟改變,但氣候的悶熱是不變的,在悶熱的口罩之下,依然會發生嚴重中暑的個案。

 

出現這些症狀可能就是中暑了 嚴重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中暑(HeatStroke)是熱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若未能早辨識和治療,死亡率可達5成以上。中暑比熱衰竭嚴重,中暑會有中心體溫大於攝氏40度C,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的症狀,像是意識不清、躁動、行為異常、抽搐或昏迷。所以民眾常常口中說的中暑,多半不是醫學上定義的中暑,因為會自己說「我中暑了」的大多指一般熱疾病,還無中樞神經異常的症狀。

中暑除了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外,也可能造成身體多處器官受損,包含:肺部、心臟、腎臟、肝臟、肌肉、血液等,因此可能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中暑的危險因子包含:嬰幼兒、老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軍人、有慢性病者,以及服用某些藥物(例如:利尿劑者),因此有上述危險因子者,暴露在環境高溫時要特別提高警覺。

 

因中暑至急診就醫住院分析 這類人在這段期間更需注意

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統計,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因中暑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就醫且住院的個案,共計20人,平均年齡為63歲。其中男性占6成,有慢性病者占8成。主要發生的季節在夏季(6到8月),大部分發生在戶外場所,有4成是發生在工作的時候。經由急診救治後,有70%的個案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治療後個案大多康復出院,平均住院天數為11天。

郭婉吟醫師指出,當發現有疑似中暑的個案時,除了打119儘速送醫外,現場先將個案移至陰涼處,遠離高溫的暴露,並可利用在個案全身灑水加上風扇吹或是使用浸過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放置頸部、腋下和鼠蹊部的方式來降溫。就醫後於急診室的治療包括:急救處置、靜脈注射體液補充、積極降溫和維持器官功能。中暑屬最嚴重熱傷害,個案須持續觀察體溫和意識狀態,因此大多須住院,多數也需要加護病房治療。

 

中暑嚴重恐致命 仍可藉由預防來避免中暑

郭婉吟醫師表示,中暑雖會致命,但卻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提高警覺外,若工作會暴露高溫的環境,要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隨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並增加休息的時間和次數。在高溫的季節,若家中有慢性病的老人,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濕造成中暑。疫情期間也呼籲,高齡長者對高溫的感受能力較差,且排汗和散熱功能也退化,所以更需要做好措施來預防熱中暑的發生。

 

資料來源: 常春月刊編輯部、NOW健康  圖: 10秒鐘教室

編輯: 劉玟慧

亞洲電台(總台) 33060 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22樓(地圖) TEL:(03)220-9207 FAX:(03)220-8729

亞太電台 30264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段251號14樓 TEL:(03)667-2923 FAX:(03)667-2982

苗栗服務中心 36045 苗栗縣苗栗市英才路579號 TEL:(037)322-872 FAX:(037)368-893

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768 亞洲廣播網 Copyright 2025 © ASIAFM!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by GCREATE